刘俊林:打光子弹抱鬼子跳崖
  首先安置的就是战地医院,一批一批的八路军伤员从前线送来。地委决定把战地医院设在茶业区人口最多的村——刘白杨村。刘白杨村不仅地处深山峡谷之中,背倚连绵陡峭的凤凰山,更是一个全民抗战的模范村。一个一千多口人的深山大村,成立了民兵抗日游击队、青年抗日联合会,快速发展了三十多名党员,组织起一百多人的抗日队伍。八路军医院设在这里,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——衣、食、住、养、保都能顺利解决,可谓“家家是医院,户户是病房”。战地医院在三年多时间里,刘白杨村人付出了一切。日伪军多次围剿医院,都在人民战争中化险为夷。为此,全村63人献出了宝贵生命,其中,民兵联防队长刘俊林,为保护战地医院,率领民兵把敌人引上了火龙台,弹尽路绝之际,毅然纵身跳下十几丈高的悬崖。
  整顿党支部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吉山和崖下两个支部进行。吉山支部由地委组织部干部孟博山负责;崖下支部由李东鲁、刘珍、邢德组成“整支小组”具体抓。不久,地委总结了茶业区的经验,在面上展开整顿党支部工作。这次整顿党支部历经8个月,广大党员一面认真学习,一面积极参加斗争,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
  刘俊林1919年出生在刘白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兄弟姐妹三人。据弟弟刘俊羽讲述,他们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哥哥刘俊林从小聪明伶俐,年幼时在小伙伴中就有很高的威信。本村刘财主的孩子经常欺负穷人家的孩子,刘俊林就变着法子整治刘财主的孩子。那时,虽说种地,可是粮食不够,刘俊林就组织大家到财主家地里偷玉米,上不起学,就在私塾外面偷学。
  李文富告诉刘俊林,八路军主力和泰山地委直属机关正在向北转移,主力部队将伏击章丘方向来的敌人,上级要求刘俊林待群众转移好后马上安全撤离。
    本报记者 陈巨慧
  1940年7月24日,日伪军500余人对茶业口村至刘白杨村一带进行“扫荡”。刘俊林积极组织群众转移,还用鞭炮吸引敌人,引着敌人兜圈子,有力地保护了群众,得到了党组织的赞扬。
  为了保护八路军伤员和战地医院的医护人员,刘俊林带领大家挖山洞,布置床铺,抬担架,搬运物资,抢在敌人前面把医院安全转移。敌人挨户搜查未果,恼羞成怒,对手无寸铁的村民进行了大屠杀。敌人首先用刺刀捅死了村民刘俊青,妹妹刘俊芳看到哥哥被杀,愤怒得如一头小老虎,扑向敌人,抱住刽子手连撕加咬。魔鬼们残忍地砍掉了刘俊芳的双腿,又剁掉了她的双手,最后又砍下了她的头。
  早在1941秋,泰山区地委、专署、军分区所属重要部门机关,陆续进驻以茶业区为中心的莱北安家落户。茶业区地处章丘、莱芜、淄川、博山四县交界,中间高、周围低,几十条山脉向四周延伸,山峪纵横交错,群山环抱。离四个县城最远的不过百里,在这样的环境里建立根据地可进可退,有办法解决给养等问题。
  1944年4月11日,《大众日报》刊发题为《共产党员誓死不当俘虏,民兵刘俊林坠崖殉国》的报道。文中写道:“4月6日早上,淄川民兵刘俊林、李文富等5人在火龙台阻击到我根据地扫荡的日军,不幸被众多敌人重重包围。他们奋勇战斗,最后每人只剩一两发子弹时,立誓决不当俘虏。李文富把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向敌人扔去后,抱枪溜下光崖,乘机脱险,做到了‘人在枪在’。共产党员刘俊林,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,抱枪跳下悬崖,以身殉国。”

  特别是刘俊林,当时和李念林都是最勇敢的村民兵队长。刘俊林聪明机智枪法好,李念林造雷用雷是高手。据吉山战斗幸存者、当时的《泰山时报》战地记者方正回忆:吉山战斗前,泰山地委驻扎刘白杨村期间,刘俊林负责为泰山地委和《泰山时报》两个部门站岗放哨。他非常负责也非常爱学习,一有时间就往方正住所跑,让方正教他学文化,听方正讲革命故事和革命道理,促进了他的成长。
  1942年10月底,章丘据点200多名鬼子又到茶业口村、阁老村、刘白杨村一带“扫荡”,中茶业村民兵队长李念林带领民兵在中茶业村口、道路、河边、桥头埋下地雷,当日军气势汹汹地从这些地方经过时,踏响地雷,被炸死炸伤十多个。鬼子到了刘白杨村,刘俊林和民兵引着鬼子满山跑。晚上鬼子驻扎在三台庄,刘俊林又带着民兵进行袭扰,先埋地雷,接着又是放枪又是吹冲锋号,引得鬼子冲出来,扑空不说还挨了地雷的炸,又留下了十多具尸体,其余人赶紧缩回村里。这时,刘俊林他们又回来继续骚扰,弄得鬼子胆战心惊,天不亮就灰溜溜地逃回了据点。
  敌人在崖下找到了刘俊林和两个鬼子的尸体,凶残地在刘俊林的尸体上连刺29刀,说是要为20多个鬼子报仇。隐蔽在山崖上的李文富看到这里,真想跳下去杀几个鬼子以解心头之恨,但受伤的他力不从心,愤恨加伤痛使他昏死过去。后来,附近的村民找到了李文富,拿着大绳,去山崖上将他拉了上来。
  尽管如此,茶业区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残暴所吓倒,一大批像刘俊林一样的民兵战士快速成长起来,参加到抗日洪流之中。下茶业村的李文富、中茶业村的李念林等革命青年参加到民兵队伍中,利用地雷袭扰敌人,弄得鬼子心惊胆战、坐卧不宁,他们也成为了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
  ■ 红色记忆·不忘初心
  这时,只听到火龙台上传来了刘俊林的呐喊:“小鬼子,来吧,爷爷不怕你,杀了你们二十多个豺狼够本儿了,你们的末日就快要到了!”这声音震动山岗。据当时躲藏在山中的村民回忆说,这声音听得清清楚楚。
  为了纪念表彰刘俊林烈士,当地军民将火龙台改称“俊林山”,并在烈士牺牲的石壁上题字刻石“刘俊林烈士殉难处”。
  为进一步粉碎敌人的“蚕食”伪化和总结经验教训,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,1943年1月,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作出关于整顿与改造基层党支部的决定。3月4日,又发出《关于改造支部工作的补充指示》,要求各分区委将此项工作重心放在政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庄,推动一般村庄,并以自然村建立党支部。为了切实巩固茶业区根据地,泰山地委决定在茶业区开展整顿党支部的试点工作,并确定由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明达和茶业区分区委书记李春明领导。
  日寇的暴行更加激起了刘俊林的怒火和仇恨,坚定了跟随共产党干革命的决心。1942年10月17日吉山战斗时,他和民兵配合战斗,在敌人后面打击,欲诱敌向西。但敌人发现了东面的我军教导队,刘俊林他们一次次扰敌和分散敌人都没能成功,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教导队战士一个个倒下去。战斗结束后,刘俊林立即和民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,眼含热泪掩埋烈士遗体。面对汪洋政委和诸多将士的遗体,这个铮铮铁汉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,嚎啕大哭起来,他咬牙切齿地说:“小鬼子,你们等着,爷爷我见一个杀一个,不把你们消灭光,我誓不罢休!”
  这时候,只听到王庄和三台庄方向传来密集的枪炮声,原来是八路军主力在上王庄北山上一处洼地里设伏,与前来增援的章丘据点的日军交上了火。而被刘俊林他们牵制的敌人马上停止了攻山,向北包抄过去,妄图夹击八路军主力。刘俊林识破了敌人的阴谋,立即带领李文富他们向北行进,要赶在敌人前面在半路埋地雷、设伏阻击敌人。一颗又一颗地雷轰响,炸得鬼子鬼哭狼嚎,鬼子不敢从大路走,只好从河边走、沿山走,速度慢了下来。
  那时候,鬼子几乎天天来“扫荡”,哪儿枪响、哪儿有鬼子,刘俊林就越往哪儿跑。大家伙儿问他:“难道你不害怕?”他说:“有什么好害怕的,咱从小在这儿长大,熟悉地形,引着他们像狗一样到处跑,还不跟玩一样。”于是大家都叫他“刘大胆”。
  由于当时正处灾荒和瘟疫蔓延的严重困难时期,党员便带领群众参加“借粮”斗争,并把能吃的树皮、树叶统筹统分;从敌区搞到治疗疟疾的药品也先让给群众治病,赢得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。这期间发展了一批党员,加强了基层支部的建设,发展壮大了民兵组织,建立了区中队。民兵队伍的壮大,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卫地委机关,抢运粮食保障部队供应起了重要作用。
  到了1944年,日寇已到了穷途末路,但仍作垂死挣扎,更加强化了对茶业区的封锁和“扫荡”,妄图加固他们的伪化统治。顽强不屈的根据地人民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斗争。
  不久,刘俊林他们又与榆林据点的鬼子在下王庄村口交上了火。这时,一名民兵赶来告诉刘俊林:“我八路军主力已撤出战斗向章丘方向转移,要求我们马上安全撤离。”硝烟使迷雾更浓,三米之外根本看不清。刘俊林笑着说:“好,但走前咱得看一场狗咬狗的好戏。”大家都赞成刘俊林的这一冒险计划,继续向北吸引敌人,到上王庄村北时,五名民兵战士向南北两边来的敌人同时开枪,然后迅速撤出战斗,向西转移。果然两拨鬼子打了起来,枪炮声震耳欲聋。可是大雾突然消散了,敌人看清了交火的对手是自己人,停止了互咬。
  等大家找到刘俊林的遗体时,英雄早已血肉模糊。他怒目圆睁,张着大嘴,好像还在怒骂敌人。英雄遇难,天地垂泪,掩埋烈士时,四邻八村的人都来了,没有一个不落泪的。
  为了吸引住敌人,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,五位民兵战士边打边退,从上王庄西北面登上了火龙台,要把敌人引上绝路,为主力部队撤离争取时间。战斗打得非常激烈,他们最终被敌人包围在了山顶上。这时候敌人越逼越近,刘俊林号召大家誓死不做亡国奴,宁可牺牲也不能被敌人俘虏。他要大家节省子弹,用石头砸。顿时,石头带着五位民兵战士的满腔仇恨和怒火如密集的冰雹砸向敌人。石头扔光了,子弹越打越少,敌人越来越近,而且火力越来越猛。这时候,有三名民兵不幸中弹牺牲,只剩下了刘俊林和李文富两人。他们决定要“人在枪在”。
  据《中共莱芜党史》记载,1941年9月敌人“大扫荡”、1942年10月17日的吉山战斗和1943年1月莲花山区被“蚕食”伪化,是莱芜抗日斗争形式逐步恶化的三个重要环节,到1943年1月,鬼子对整个莱芜大地“蚕食”伪化的计划实现了。据点碉堡星罗棋布,共有日军据点57个、伪军据点47个、会门据点39个,碉堡共179个,形成了密集的据点群和碉堡网,其间隔距离5华里上下,莱北特别是茶业区更加密集,几乎村村被鬼子占领,斗争形式异常严峻。
  4月6日拂晓,日军400多人从榆林据点出动,在伪军的配合下,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“扫荡”,妄图消灭当时的泰山地委直属机关、淄川县委和茶业区八路军主力。这天大雾弥漫,直到敌人逼进村子警戒人员才发现,敌人迅速包围了刘白杨村。年轻的联防队长刘俊林一边组织掩护群众向西转移,一边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为了牢牢地牵制住敌人,确保群众安全转移,他带领两名队员边打边向北撤。在凤凰山凭借有利地形实施阻击,下茶业村民兵李文富赶来增援,大家奋力阻击,消灭了几个日伪军。
跟党走,把日本鬼子消灭光
  1941年刘白杨村成立党支部,茶业区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,引起了日伪军的恐慌,遂在1941年9月22日制造了惨绝人寰的“刘白杨惨案”。当时,泰山军分区第二卫生所(后来的泰山军分区第二战地医院)就隐蔽在刘白杨村。建所不足一个月,口镇日军据点与上游日军据点沆瀣一气,多次对刘白杨村进行拉网式大搜查。
  1942年,日军连续的“大扫荡”,加上大批国民党顽固派公开投敌,使泰山区根据地处在日伪军据点和顽固军队的分割包围中。在日伪军逐步蚕食下,根据地越变越小。在此严峻形势下,战斗十分频繁,平均两天打三仗。
  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,刘俊林对党和革命的认识进一步提高,觉悟更高了,意志更加坚强了。刘俊林是在这次整顿党支部过程中最积极的成员之一,他积极投入到了发动群众全民抗战的工作之中,号召大家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,为广大人民的翻身解放而踊跃参军、当民兵,并组织互助组、武工队。他毅然参加了党领导下的民众抗日武装——民兵联防队,担任刘白杨村的民兵联防队长。英勇顽强的刘俊林,出生入死,带领联防队员与正规武装部队密切配合,联合作战,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。
英勇机智被敌人视为眼中钉
  李文富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蜂拥而来的敌人,两人也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。生死关头,刘俊林说:“快溜下去,我拖住敌人。”李文富知道拗不过刘俊林,只好抱枪溜下光崖。他被山上的一棵树挂了一下,身体弹到了山崖上一处藏身之地,躲过了敌人,保住了生命。
  刘俊林顺势抓住了向他冲来的两个鬼子手中的刺刀,“死也要拉上两个垫背的!”他奋力抱着枪和两个鬼子,头朝下跳下了悬崖。
人在枪在,抱鬼子跳崖
  □ 本报通讯员 陈传收

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,正值青春年华的刘俊林,积极参加由村里地下党员组织的活动。1939年,刘白杨村村民刘超一、刘峰等6名进步青年,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立了党小组。刘俊林就在党小组成员的影响下,积极参加各项宣传抗日活动,参加青教会,发动群众参加抗战,保卫家乡。
  茶业口村北面的火龙台又名火郎台,高拔险峻,峭壁如削,只有北面可登,向北一直蜿蜒到章丘界内。这是一座洒满烈士鲜血的英雄山。

  吉山战斗后,刘俊林很快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并被批准加入了党组织,从此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托付给了人民。他说:“我要跟党走!把日本鬼子消灭光!”
利用大雾制造“狗咬狗”的好戏
  村民们被敌人的残忍激怒了,潮水般涌向鬼子,赤手空拳和鬼子拼命。多亏刘俊林提前联合中茶业村民兵,制造声势,使敌人以为落入了我主力部队的包围圈,吓破了胆,只好逃走,才避免了刘白杨被灭村的大灾难,但还是有32位村民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之下。鬼子在逃走时,依旧不忘放火烧村,村民们奋力扑救,仍有60多间房屋被烧毁,那情形惨不忍睹。

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

Copyright 7gy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